感恩在行動,德育促成長
——關于我校學生假期德育作業的工作總結
為切實踐行“一切為了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的辦學理念,恪守新課改“以人為本”的精神,遵循“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規律,自本學期開始,我校正式啟動學生假期德育作業工程,創新德育途徑,加大德育力度,促進學生成長。
國慶期間,學校政教處、團委會給全校學生布置了一份“感恩父母”的德育作業,要求學生在假期間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與父母進行一次懇切的交流談話,并做好記錄,寫出感想,且要求父母簽字證明。
此次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次體驗生活、感恩父母的機會,也為廣大家長創設了一個關心子女成長、注重交流溝通的平臺。在回收的作業中,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學生們為父母所做的事的記錄以及與父母談心交流的感想,更為家長們的支持和肯定感到欣慰和感激。
教育從來就不是單一的學校包辦,也不是狹隘的知識傳授,更不是功利的升級考學。十多年來,我校一路創造的輝煌業績,有力證明了“一切為了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這一理念的科學性。我們的教育,始終以人為本,德智兼重,在發展中大膽開拓視野,在創新中努力提升品位。
一、以先進的教育理念導航,大膽開拓視野。
一切為了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這是教育的終極目標,也是經我校十多年教育實踐摸索出、并被科學驗證的先進辦學理念。學生接受教育,其最終目的可能不是學校教育的初衷,但作為立志為國為民育才的學校,我們須為接受教育的學生打好根基,導正方向。在新課程改革大潮中,我們順流揚帆,堅持以人為本,德智兼重,大膽開拓視野,不片面功利地追求升學率,不偏重智育而忽視修德。即使課時再緊迫,競爭再激烈,我們始終不偏廢德育,始終認為要成才,先成人。
在我省步入新課改的第二個年頭,我校力爭躋身全國百強的關鍵時期,學校政教處、團委會自本學期起,注重細節,突出重點,對接現實,在學生為人方面(諸如愛國、感恩、廉潔等)加大德育力度,引導學生在紛繁多變的社會中堅持正確導向,立志做一個愛國、愛父母、崇德敬廉的人。
二、以扎實的管理工作服務,努力優化環境。
政教處、團委會在學生日常管理和德育引導方面的工作至關重要。在各年級主任和班主任的大力配合下,政教處、團委會狠抓養成教育,重視品德教育,以“四愛”(愛祖國、愛父母、愛老師、愛他人)引導學生人格成長,以扎實到位的管理工作,不斷優化教育環境,服務教學。此次德育作業的布置,從設計構想、宣傳發動、組織實施到回收檢查、反饋總結,每一階段都離不開陶校長、商校長的關心和指導,離不開兩位袁書記的部署和督促,離不開其他政教員的付出和努力。特別是幾位主管領導從文字內容把關到宣傳資料印發,從工作動員督促到制定獎懲措施,事無巨細,高度重視,保障了此次活動的順利開展和圓滿成功。
三、以創新的德育方式雕塑,著意培養真人。
學生的成長需要有效地引導,用心地規劃。當前,學生多為個性張揚的90后,已經聽膩了長輩的諄諄教導,更不屑于去學會感恩、互助和關心了。他們極易過度自我,接受太多不良影響,人格成長面臨諸多困惑和陷阱。我們不能以老套的說教訓導來使其信服,更不能以粗暴的棍棒打壓來使其聽話,只有不斷拓展德育途徑,努力創新德育方式,始終尊重學生的個性,細心打磨,精心雕刻,才能把滿身棱角,思維多變的問題少年,變為一個極具個性又不失人本的真人。此次活動的成功在于,有效地規避了現實中中國家長與子女的懶惰、尷尬、羞赧、無所謂等心理,以作業形式督促學生動手動口,以書信形式提請家長監督配合,調動了彼此的積極性,打通了心理的障礙,以完成一次作業的心態去進行心靈交流,增進彼此理解,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和家校溝通的效果。在回收的作業中,有一名學生寫道:“在學校里每天學習都特別緊張,人總覺得累,有時也感覺讀書特沒勁。可這次放假回家,看到爸媽每天忙碌的身影,疲倦的面容,我就不好意思大睡懶覺,無所事事。當我開始破天荒地掃地、洗菜時,我看到媽媽欣慰而喜悅的笑容;當我貼心地給剛干活回家的爸爸遞上毛巾和熱茶,為他捶背捏肩時,我看到了他的漸染的白發和彎曲的背脊。這些都讓我開始為父母的辛勞而感恩、心疼,更為自己以前的不懂事、任性而羞愧、自責,我想,我知道以后該怎么做了。”還有一位家長特地留言:“我的孩子從小到大都很少和我們家長談心,談他的苦惱,他的理想,可我們整天忙著工作、賺錢,以致忽略了和孩子的交流,不懂得他們的內心。這次孩子回家,主動和我們談了心,我們很欣慰,感覺孩子開始懂事了,也意識到我們做家長的失職。非常感激一中,真是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啊。”從這些反饋信息來看,這一教育方式效果顯著,一舉多得,極大鼓舞了我們的工作熱情。
四、以開放的合作態度相待,攜手共育賢才。
我們始終秉承“大教育”的理念,注重家、校、社會的溝通協作,從成立家長委員會、每年召開全校家長會、印發“致家長的一封信”,到寒、暑兩期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無不體現我校在德育方面一貫的開放開明、真誠合作的態度和作風。這次活動之所以取得成功,與廣大家長的大力支持和真誠配合密不可分,在教育子女問題上,家長的支持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和善意,也只有家長的配合,我們的教育才更見成效。相信在家校齊心同德的努力下,一定可以培育出賢才棟梁。
教育無止境,工作有方法。只要肯努力,理想必可達。我們一定會總結經驗,再接再厲,不斷創新,務實求真,把我校的德育工作做得更好,更有特色,更有成效。
黃梅一中 政教處、團委會
2010年10月12日